如果说白酒行业是一个“酒瓶”,那么高端白酒相当于较宽的瓶口,中低档白酒相当于大肚量的瓶身,而次高端则相当于较窄的瓶颈。瓶颈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是上层高端白酒再次提价之后的漏出效应,看中次高端的性价比;另一方面是消费升级带来的人口红利,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消费层级,来自下层的消费者不断涌入次高端,使得次高端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春季临近,白酒消费需求旺盛。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和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白酒行业将继续体现高毛利率优势,高景气度仍有望持续。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白酒的重度消费群体中,主要消费群体的年龄分布为25至54岁,其中35-44岁的人群占比最高,达到30.7%,是白酒消费的主要人群。
当前,中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成为疫后中国经济的新战略方向。而国内经济大循环,意味着要降低对外向依赖,更好的促进内需,扩大民生消费。目前来看,我国14亿人口,拥有庞大的需求潜力,叠加在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说明居民消费正在优化升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我国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但并未影响高净值人群在高端、次高端酒方面的消费,没有造成大的冲击。
在千千万万爱酒人心中,白酒品牌排位是以上市企业的市值为依据如:茅台、五粮液、国窖、手工班……;但在另外一批爱酒人心中,白酒品牌排位却是:江小白、牛栏山、红星二锅头、五粮液、泸州老窖……,而后一种是不久前腾讯旗下企鹅智库根据白酒消费的线上调查得出的结果。
1)10月份社零增速连续三月同比正增长;10月份PMI为51.4%,制造业总体持续回暖。 2)上游原材料方面,生鲜乳价格10月同比增速继续上升,11月上旬略有加速。2020年10月活猪、猪肉、仔猪价格环比继续回落。中秋、国庆期间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价格继续稳中有跌。目前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8%左右。照此趋势,明年二季度,全国生猪存栏将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进入金秋,全球新冠疫情如约而至,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第二波高峰期。欧美各国日均患者数字屡屡创下新高,社会生活、生产秩序因疫情原因迟迟无法步入正轨,消费市场恢复无望。而反观中国国内现状,由于采取了持续的积极防疫措施,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在经历了半年多的探索和历练下,正积累大量成熟的经验与作法。
2020年白酒行业比较频繁的两大策略就是“涨价”和“换代”,其实从2019年开始各大酒企就已经在产品的换装升级层面开始布局,2020年各大酒企和区域性白酒企业全部“布局”。目前白酒行业已进入复苏期,整体发展向好,名酒企业将在其中发挥引领作用。